大哭的跑步者

有谁跑步会边跑边哭吗?

今天早上我跑步时,哭了 5 次。

当然没有大量的眼泪,也没有不止的抽泣——因为这会影响我的步频。

今天早上开跑后,没跑 20 米,发现右腿膝盖有明显的疼痛。

可能是热身拉伸没做足,也可能是昨天提到 5 公里其实对身体是有负担的了。

总之,最明智的做法是:停止跑步。因为带伤跑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

是的,我停止了跑步——改为了竞走姿态。

我不甘心放弃今日的打卡,我要保持我的运动量。

果然,竞走姿态不会让我的双腿击打地面,几乎感受不到痛觉了。

于是,我继续跑,先不设目标:3 公里可以,5 公里也 ok。

今天耳机里的陪跑音乐从一个跑步歌单,换成了 pet shop boys. 

从 go west 开始,我慢慢走的节奏是正常的,但到了 winner,节拍变急了。当我跑完第 1 公里时, 我发现自己的速度和跑步相当了,只踩住 winner的每一个节拍点。

于是,竞走变成了音乐游戏。我决定就这样快走完 5 公里。

毕竟我的计划是:跑完 10 次 5 公里,再提到 10 公里。

但是我跑到第 4 公里时,我发现我还可以再跑下去:无非再重复一次嘛!

但是身体和心理毕竟没有为 10 公里准备好,我跑完 5 公里,开始觉得追上 winner 的节拍,变得费力。

于是吼了出来,提醒自己:

You are getting slower!

英文本身就是我的思考时用的一个语言,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,我接连着吼:

You are getting slower!

Go back to the speed!

Think less!

It is only half of the path!

Inspire me, you!

Break me!

Not the finish line yet!

Still 3 miles away from the finish line!

吼叫并不能完全释放我的情绪,我还哭了。

是真的哭。

因为我能感受到情绪的崩溃。

但是我不能停下,我又要快速复原情绪。

但确实太累了,我又哭了出来。

于是,反复。

我一直单曲循环着 winner, 一直踩着它的节拍点,也意味着,我全程的配速基本上保持一致。

甚至,我不喜欢脱离节拍点,一公里配速超出了 10 分钟,于是我要求自己:

回到原来的速度!

累是那个真累啊,但我的身体同意这样做,我在第 8 公里,竟然达到了全程的第三配速,并且在第 9 公里只慢了 1 秒钟。

最后 3 公里时,我真的很累很累了,但是我就是想完成 10 公里,于是我和自己说:

最后的这三公里,才是我想跑的!

我不是练了好多次的三公里吗?这正是我擅长的!

这就是我在第 8 公里追回第三配速的原因。图片

10.19 公里就这样跑完了,用时 1 小时 39 分钟 38 秒。

虽然很慢,但是我以后没有理由不去把 10 公里作为常态目标来定了,我以后就是要常态化地把自己赶鸭子上架。

慢的好处是:我以后只要再跑,都可以随随便便破自己的记录了。

这就是我的 10 公里,完全在计划之外的 10 公里。

我想起我在高一时也曾这样发现过自己的潜能:

开学典礼结束后,学生要自行把一套椅子从操场搬回教室。因为太远,还要抬着上台阶,女生不用搬,每个男生要求搬 2 张。

我搬完 2 张时,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累,出于好心,我再搬多两张吧。

就这样搬了 11 张还是 13 张。我吃了一惊,没想到如此瘦弱的我,竟然是全校搬椅子最多的人?

我意识到了:别人并不知道你的潜能的,只有你才能把自己挖出一层又一层的能力。

到今天,我并没有很成功,但是也绝对不是失败者。管它呢,即使我没有因此而成功,但我得到了突破自己的快感。

这本来就是运动的一种本质对吧?

更高、更快、更强,就是一种纯粹的追求。

你不是要通过运动获得什么,而是你根本就停不下来。

哎,我的双腿痛死了,真是要命。

2024.5.19 记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